截至11月27日,新朔鐵路成立五周年,累計運輸貨物量達7.96億噸,持續為公司一體化高效運行提供有力保障。
新朔鐵路所轄大準、準池和新準三條鐵路,正線全長576 公里,運營里程631公里,占集團一體化鐵路運輸網的26.2%,在晉西北、蒙西南地區形成了三大煤炭外運通道,主要承擔著國家能源集團準格爾礦區、神東礦區、集團外購煤以及地方煤炭外運的重要任務,是沿線8大電廠和晉蒙兩省6個城市12個縣區的“能源生命線”,也是我國西煤東運重要通道。
五年來,新朔鐵路牢固樹立“大運輸”理念,充分發揮關鍵樞紐作用,深入實施“一軸兩翼+兩域”資源獲取戰略,打造“1+2+4”運輸矩陣,聚焦完善集疏運體系,實施“強網補鏈”行動,完成臥廠站兩萬噸擴能改造,順利開行兩萬噸重載列車,累計投運23條專用線,不斷增強資源輻射力和產業控制力。加大非煤市場開拓力度,完善配套設施升級改造,推進“一單制”項目建設及運用,圍繞粉煤灰、蘭炭等運輸業務,開拓多條非煤運輸通道,持續打造“金色物流”品牌。樹牢“大安全觀”,狠抓“現場現實現在”安全卡控,倡導“違章就是事故,遵章才能安全”的理念,深入落實雙重預防機制,切實推進標準化建設,構建覆蓋全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。完成準池線臥廠站兩萬噸擴能改造,推進路肩墻、排水溝改造工程和路基凍害整治,加速推進唐公塔等四站改造及大準線擴能改造項目,不斷提升線路保安能力,提高運輸效率。制定“一云、兩網、三個平臺、五大智能”發展藍圖,扎實推進智慧機務、智慧供電、智慧準池示范線建設,瞄準重載鐵路前沿領域,基于生產實踐和應用場景,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,深入研發氫能源動力裝備、同相供電等重點科技項目,累計獲得發明專利18項,實用新型專利78項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,實施助學、助貧、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福利設施等項目,助力鄉村振興,為保障能源穩定供應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。